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

好事繼續來

自上次第一隻馬蹄蟹完成蛻殼後,陸續再有三隻完成蛻殼。當中三隻來自以「淨豐年蝦」餵飼的馬蹄蟹組別。只有一隻來自以「混有螺旋的豐年蝦」餵飼的馬蹄蟹組別。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2013年12月12日 星期四

第一隻:蛻殼

苦戰一個多月之後,氨水平有回落趨勢。尤其是逢星期一,水質是最佳的。相信是因為星期六及日沒有餵飼關係。
我們得以喘息之際,傳來好消息。第一隻馬蹄蟹成功蛻殼。
蛻殼後的馬蹄蟹較蛻殼之前,足足大了近45%。Amazing !
 


2013年12月4日 星期三

身心疲累

自第一隻馬蹄蟹離世之後,氨水平持續地超標。雖則已開缸近一個月,看來濾水系統仍未成熟。

多隻馬蹄蟹相繼出現不適徵狀。我們開始擔心馬蹄蟹能否活到一月的開放日。在藥石亂投之下,我們加入另裏食物添加劑:急凍豐年蝦BB作為食物
 


同時,每隔兩天便要換最少4成缸水以降低氨水平。由於魚缸頗大,耗鹽量急升,體力亦耗費不少。至此..大家也很愁。



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

第一隻 Goodbye !

今天是馬蹄蟹進駐觀功剛滿一星期,第一隻馬蹄蟹離世。離世前5天已有異樣:

1. 經常留在砂堆之外。
2. 經常完全放鬆地十腳朝天。
3. 書鰓(圖中左下)有損傷痕跡。

 
最終..歸天。
 
 
同期,氨水平超標。
 
死後報告:
1. 該馬蹄蟹在觀功的第一個晚上,由膠籃逃出後,在強勁的水流下(濾水器、氣泵)被吹得無處容身,在水中不斷漂流下,弄傷了書鰓。
2. 同時間,由於濾水器細菌群落尚未成熟,致使氨水平超標,對已受傷的馬蹄蟹構成連番壓力。
 
 

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

變、變、變

因應需要,即時將裝置來個大變身。

 
 
我們的香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研究:「中國鱟的異地保育研究」正式展開。
 
 
 
 


2013年11月16日 星期六

觀功:第一夜

這天是星期六,我們特意回校來看一看一眾貴賓的第一夜過得可好。

弊!兩邊加埋竟然唔夠15隻。其餘的去了那裏?

原來全部落了缸底。三隻在濾水器入水口的一端。
 
兩隻在蛋白質分離器的底部。

其餘的各散東西。
 
幾經辛苦,才將所有馬蹄蟹尋回及撈起,且看看第一餐自行餵飼的情況如何?留意畫面右上方的一隻,從牠的表現,已能預視牠的未來。

 
看來,我們原先的構想不可行,無法確保馬蹄蟹分成指定的兩組。
 
自此,漫長的搜尋任務正式展開。我們行遍大小家品店,用盡一切想像力,欲尋找一個理想的家園給一眾新貴。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踏破鐵鞋無覓處,得來全不費功夫。終於找到了:「血滴子式,不銹鋼籠」。原為煲雞湯而設。
 
 
 
 

2013年11月15日 星期五

馬蹄蟹駕到

城大代表一行三人,手攜小膠缸,內藏15隻4齡馬蹄蟹。
 
我校十名蟹王嚴陣以待。
 
 
我們上的第一課,是如何餵飼馬蹄蟹。
 
 
 
接下來的第二課,是如何量度頭胸甲闊度。
 
 
 
 
最後,來個大合照。
 
由於我們將會進行一個有關食物對馬蹄蟹生長的研究,因此一開始便已將牠們隨意地分成兩組(8+7)飼養。 
 
為免牠們逃脫及重新混在一器起,我們特意用膠網將牠們的籠分開包著。可是....